儿童广告 我国《广告审查标准》第三十七条说明:“儿童广告,是指儿童使用的 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。”它包含两个内容。一个内容是儿童使 用的产品广告,如儿童玩具、儿童食品、儿童用品等;另一个内容是指:有 些产品不是儿童使用的,但广告中有儿童形象出现,并参加演示。比如一些 食品,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吃,在这些食品广告中,儿童也成为演示的主角。 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儿童都可以参加演示的。对一些不适合儿童使用的产 品的广告,如对一些危险用品、成人化妆品等产品,儿童不得参与演示。这在《广告审查标准》第三十九条中有明确规定。 广告主、广告制作者、教育工作者及未成年人消费者对儿童广告的态度是不同的。 广告主大都喜欢对儿童做广告,因为儿童广告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的消费。儿童广告一打出,就会刺激儿童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,并能通过影响儿 童来影响父母的购买行为。对购买有些产品,尤其是儿童所需要的服装、日 用品等,父母会认真考虑孩子的意见。据《北京晚报》1997 年 4 月 7 日报道, 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公司 1996 年在北京六城区进行了“子女问题”的调查。 统计表明:孩子在家庭消费中的平均影响力(即意见参与和做出购买决策) 已超过 25%;在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方面,孩子的平均影响力约达60%。不仅如此,儿童是潜在的消费者群体,从现在就对他们施加影响,广告主能得到长远的利益。培养一个,除了高科技产品,一般需要十几年 或二十多年的时间。世界品牌排名在前列的都有 25 年以上的历史。这段时间 正是一个人从儿童时期成长到成人的阶段,成长到有独立购买能力的阶段。 对广告主来说,每一个儿童、青少年都是他们潜在的用户。广告制作者则很喜欢用儿童做广告。无数成功的广告说明,用儿童形象做广告,尤其是用可爱的婴儿、幼儿形象做广告,可以吸引消费者,尤其是 妇女和儿童消费者。几乎没有人不为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所打动。社会科学研究者、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广告则持谨慎态度。他们与广告主关心的问题不同。他们不关注广告向儿童推销了什么产品,或通过广告赚了 多少钱,却非常关注广告为儿童树立了什么榜样,向儿童宣传了什么观念, 对儿童发生了哪些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。因此,研究者和教育者提出:一方 面,儿童广告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,有利于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 观念;但另一方面,部分儿童广告强调了儿童的不良行为和态度,利用儿童 给家长施加购买压力,极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。 我们自己喜欢广告吗?心理学家告诉我们,在我们很小的时候,大约是 婴儿、幼儿的时候,我们很喜欢广告。我们看不懂广告所说的内容,但能感 受它的色彩、明快的音乐节奏和鲜明的形象,所以我们喜欢模仿广告。上了 小学,我们比成人更相信广告;到了中学,我们逐渐学会了辨别广告与现实 世界。无论我们对广告的态度如何,广告所传播的价值观念、所倡导的时尚 始终在影响着我们。积极的儿童形象儿童广告塑造了许多为主流文化所推崇的儿童形象,我们称之为积极的儿童形象。主流文化就是社会所倡导、占主流地位的文化,它以学校教育观 念为代表。在主流文化所赞同的广告里,孩子们身体健康,积极向上,充满 爱心,有无限的活力,给消费者一种愉快的感觉。这些形象所倡导的文化观 念是: ◇友爱。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快乐地分享。位于长安街上的“好丽友”(巧 克力派广告)广告牌,很好地强调了这一主题。画面上五个肤色各异的男女 儿童排成一队。年龄最小的女孩正咬住旁边一位男孩送到嘴边的巧克力派, 而这个男孩头向后转,试图咬住后面一个女孩送来的“派”。女孩后面又有 一个黑皮肤的女孩,正向她递来一块“派”。黑皮肤女孩靠着后面的白皮肤 男孩,无邪地张开了嘴,最后一个男孩依偎着她微笑??广告主题是:“好 丽友,好朋友”,正表现了孩子们的一片纯真和爱心。 ◇积极向上。小霸王学习机电视广告表现了儿童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 貌。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,响起了儿童的歌谣:“你拍一,我拍一,小霸王 出了学习机”??男女儿童坐在学习机前,互相拍着巴掌,整齐快乐地唱着 新歌谣。童声歌谣,与“新一代的学习机”联系在一起,使我们看到了“二 十一世纪”的美好前景。◇健康和活力。出现在电视、报纸、路牌等媒体广告上的儿童形象,大都健康活泼。孩子们穿着随意,不刻意修饰自己。当镜头对准他们的时候, 孩子们向观众展现了他们的天真自然和快乐。消极的儿童形象 消极的儿童形象,是主流文化不赞同的形象,但广告仍然将它们作为正 面形象来表现。在这时,主流文化与广告发生了冲突,学校教育观念与广告 所提倡的观念发生了冲突。在我看到的广告中,至少有这样六种消极的儿童 形象: ◇嫉妒。儿童有好东西不知道分给家人和朋友,只知道独占。广告中的孩子紧紧抱着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物品,生怕别人来分享。部分广告总强调, 你占有的产品是的,比其他孩子的都好,所以,你会有一种优越感,而 别的孩子会嫉妒你。一则调料广告中,两个男孩为谁的妈妈做的汤最棒争吵, 从课堂吵到家里。一个说:“我妈妈最棒”,另一个针锋相对地说:“我妈 妈才最棒,不信你到我家来就知道了”。两个孩子都喝上了汤,但还不干休, 一个说:“好味道,还是我妈妈的汤好喝。”另一个不依不饶:“跟我妈妈 的汤一样好喝。” ◇霸道。在一则儿童食品广告中,一个男孩学着古代皇帝样子,倒背着 手踱步,一边得意地说:“吃方块酥,享皇帝福,我是小皇帝。”皇帝是什 么?是压迫人民的封建主,是人民革命的对象。小皇帝是什么?小皇帝是我 们对那类只知自己、不知他人的孩子的统称。这个孩子却以“我是小皇帝” 而自豪。另一则食品广告向儿童观众展现了一场激烈的拳击赛。两个男孩戴 着拳击手套打来打去,众多孩子拼命助威,齐喊某食品品牌的名字。比赛结 束,一女孩向胜者表示了崇拜:“你真棒!”另一男孩则问:“你为什么这 么有力量?”胜者答:“吃了某某,就是有力量!”吃某种食品就是为了向 小朋友们示强吗? ◇撒娇、淘气。为了向家长索要食品,一个男孩,确切地说,是个小学 生了,却坐在地上耍赖,边哭边来回踹腿。广告中的另一些儿童则总是“淘 气”,不在意地将衣服弄脏,然后哭着喊着找妈妈。 ◇贪吃、贪财。广告总喜欢将儿童表现为贪吃贪喝贪财的形象,一方面, 以其天真可笑的形象吸引成人消费者,另一方面也炫耀产品多么诱人,以吸 引儿童消费者。有的儿童食品广告以“200 万奖学金大酬宾”吸引儿童购买, 其广告词是:“有喝又有奖”。 ◇逃避现实。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,有的广告利用食品、饮料等 引诱孩子们逃避现实,鼓励他们说:你吃下这个,或喝下那个,你就没有烦 恼了。在一个儿童食品广告,一个男孩正垂头丧气地走着。“你怎么啦?” 画外音问。这个小男主角诉说:“被老师罚,又被妈妈骂。”画外音说:“不 要伤心嘛。来,旺一下。”男孩接过食品,吃了后,说:“我现在心情很好 啦。”然后开始跳舞。这时,他又看见一群垂头丧气的孩子,便向他们推荐 这种食品,结果所有的孩子都改变了心情,变得兴高采烈。他们也许忘了, 靠吃什么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。 ◇成人化。有的儿童广告将儿童作成人化描述。女孩涂着口红,戴着首 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,或者对镜化妆。男孩则留着长发,吹着口哨。有的孩 子说话故意模仿港台味。关于形象的评论 我们如何评论广告中的儿童形象呢?虽然广告中有很多积极的儿童形 象,但也存在着消极的儿童形象。部分广告渲染了与学校教育不同的观念, 却将表现这类观念的儿童当作正面形象描述,这是广告法规所不允许的。《广 告审查标准》第四十一条规定:“广告中出现的儿童或家长,应当表现为具 有良好行为或态度的典范”。某些述消极的儿童形象,不能说是良好的行为 和态度,更谈不上典范。对此,教育界、广告审查部门已多次提出了批评。 对我们来说,重要的不是批评广告歪曲了我们的形象,重要的是要知道: 社会主流文化、学校教育并不赞成这些消极的儿童形象,也不赞成这类广告所传播的观念。这些儿童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。他们仅仅是在表演广告。
转载来源 素质教育文库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3008号